生肖年的分界点:准确一点来说是农历12月最后一天晚上10点59分即(22时59分「亥时」)。到了晚上11点(即23点)为子时,因为23点为子初,0时(即深夜12点)即子正,凌晨一点即丑初,一天十二个时辰类推。
每一天的开始,都是以“子”时起,到“亥”时结束。按照十二个时辰排位推算,23点就是子时,因此,第二天就以23点子时开始算。
为什么说12月最后一天22时59分为年肖的分界点?
注:最后一天即除夕。除旧、守岁迎接新年就成了传统习俗。因此,根据各个民族习俗0点放鞭炮点烟花,就形成了从古至今的一个重要环节。过了0点就是新的一年的开始。
因为农历(即旧历),是不同于世界通用阳历。农历12月有29天的,也有30天的,而阳历12月是固定31天。
还有,就是农历一年是有闰年和闰月之分,而阳历一年是固定12个月,只分月大月小。
所以,准确来说,年的分界点是在农历12月最后一天的22时59分,也就是22时59分亥时止为一年。
诗人张继《枫桥夜泊》:“姑苏城外寒山寺,夜半钟声到客船。”的“夜半”指的就是子时23点-1点这段时间。三更也是指夜里12点(0时)左右。正是更夫打的三更钟声,才有了“夜半钟声到客船”的诗句。
一年当中的二十四个节气是以“立春”开始计。到“大寒”止。因为,节气,不只是表示太阳、月亮的行度,也是表示气候变化。
节气:上为节,下为气。一个节气管半个月。气,就是地表温度而已。地表受到气的影响而产生的冷暖和风霜雨露。有时候“立春”在年前,也因此在一年当中出现两个“立春”。有时候全年无“立春”这个节气。这些都是根据60甲子与闰年闰月来决定。
因此,在用事(婚姻嫁娶与白事)与农事(耕作下种收割),都是以节气为准。
所谓年,是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产生四季交替的现象所形成的概念。
年,分为“回归年”和“恒星年”。
回归年就是太阳中心连续两次经过“春分”所需要的时间 ,一回归年等于365天5小时48分46秒,也叫做“太阳年”。
恒星年,就是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,等于365天6小时9分10秒。
恒星年,是天文学上使用的计量单位。
最后,节气以立春开始,至大寒止。月则称建,正月建寅起,至十二月建丑止。
中国古代历法,干支纪年。六十干支有点复杂,配十二生肖,六十除以十二等于五,各得五个干支,简单易记。不须记天干,只记地支,就知那一年属什么。如,甲子,丙子,戊子,庚子,壬子,子字皆属鼠。
生肖对应干支纪年的历法年,历史上,历法年的正月有所不同,如,以现农历为参照,秦历十月为正月,周历十一月为正月。不管以哪个月为正月,正月初一为一年之始,生肖以正月初一、半夜子时(钟表11点)为分界点。
有人说以“立春”算,却不知,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一,按太阳年划分的。而农历为太阳历与月亮历合历,立春在农历上的日子偏差很大,没固定的干支。并且,农历有的年有两个立春,难道过两个年?有的年没立春,难道不过年?